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装束是时代风气最明显的标识之一,女性装束更是社会风景中的亮点。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文化交流程度,乃至思想意识等等,都可以在女性装束中反映出来。在古代,仅从女性装束就能大致区分各个朝代的不同。当然,在一个朝代的前中后期,也会出现变化。这些变化均与社会风气的变化息息相关。唐代女性的装束就是在具有总体特征的同时,呈现出一些阶段性特点。 壁画中的唐代女性壁画中的唐代女性 了解唐代...
叶瑞辉此次捐献的一件是西晋越窑青釉水盂、另一件是唐代越窑青釉油灯盏冒韪摄 收藏家叶瑞辉伉俪30日来到珠海市博物馆,他们向该馆无偿捐赠两件越窑瓷器,珠海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杨长征连称填补了该馆的空白。 此次是叶瑞辉第三次向珠海博物馆捐献文物,他捐献的一件是西晋越窑青釉水盂、另一件是唐代越窑青釉油灯盏。 记者在现场看到,西晋越窑青釉水盂高4厘米,口径3.4厘米,胎质致密,通体施青...
固原博物馆馆长魏瑾日前代表博物馆高兴地接受了已故国际友人、美国唐研究基金会创办人罗杰伟委托友人捐赠的5盒完整的唐代墓志,有关部门专门为此举行了捐赠仪式。 唐研究基金会是美国电脑天才罗杰伟于1991年在芝加哥创办的。其宗旨是支持、鼓励和促进中美两国的学者对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唐代文化的研究,帮助美国人民特别是美国青年学生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鼓励中国学者特别是中国大陆地区的专家学者对唐代文化进...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2014.06.20–2014.8.24 展览地点: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新馆)二楼专题展厅(市民中心A区) 主办单位:深圳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扬州博物馆、镇江博物馆 隋唐时期,国力昌盛,以皇室为首的贵族仕女群,逐渐创造出璀璨夺目的唐代仕女文化。由魏晋的清矍之像到隋唐相交的清丽之风,再至盛唐的丰腴之美,代表...
考古专家近期对景德镇南窑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多达数十吨的窑具和瓷片标本。考古人员在遗址中清理出一座长达78。8米的龙窑遗迹。经专家认证,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长的唐代龙窑遗迹。 南窑遗址位于景德镇市下辖的乐平市接渡镇南窑村东北,是景德镇市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窑业遗存。南窑遗址于1964年被发现,乐平市博物馆分别于1983年和2008年两次对其进行普查、复查。 2012年,景德镇市政府邀请国内著...
考古专家近期对江西景德镇南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多达数十吨的窑具和瓷片标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考古人员在遗址中揭露清理出一座长达78.8米的龙窑遗迹。经专家认证,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长的唐代龙窑遗迹。 南窑遗址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下辖的乐平市接渡镇南窑村东北,是景德镇市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窑业遗存。南窑遗址于1964年被发现,乐平市博物馆分别于1983年和2008年两次对其进行普查、复查。 ...
近日,濮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在濮阳新区南水北调支线工程工地发现一座唐代早期墓葬。 该墓为砖室墓,南北走向,由墓室、甬道、墓道组成。墓室平面呈方形,四壁略向外弧,长、宽各3。20米、残高3米。墓室南为甬道,长2。30米、宽1。30米、高1。70米。甬道中部偏南有石质墓门,甬道南为斜坡墓道。 该墓早期被盗严重,石棺已被打碎,从石棺残块来看,有浮雕“四神”图像。甬道内发现墓志一...
被追回的唐代塔形陶罐 通讯员 王宏科 摄 施工时,一座唐代古墓葬重现天日,包工头一时起意将墓葬里的塔形陶罐顺手牵羊。麟游县公安局民警经过多方寻找与工作,终于让属于国家的文物完璧归赵。 昨日,麟游县公安局政工科王宏科主任介绍情况时说,11月6日上午,该局接县文广局报称,酒房镇万家城村万家城组在平整土地时发现古墓,要求派员配合进行现场保护,执行安保警戒任务。接到报警后,公安局立即组织民警赶赴现...
考古现场 千年古墓的稀世陪葬品曝光 千年古墓的稀世陪葬品曝光 福建福州一居民小区在对旧房进行加装电梯时,竟然挖出一座保存完整的千年古墓。历经十多天的紧张工作,考古人员9日结束了对古墓的考古发掘工作,从中出土了30多件形制精美的唐代青瓷。相关人士表示,这座墓葬及陪葬品反映了当时福州的生活风俗原貌,是极为难得的研究实物。 据了解,这座唐代古墓位于福州市仓山区万春巷福州华能电厂住...
被追回的唐代塔形陶罐 通讯员 王宏科 摄 施工时,一座唐代古墓葬重现天日,包工头一时起意将墓葬里的塔形陶罐顺手牵羊。麟游县公安局民警经过多方寻找与工作,终于让属于国家的文物完璧归赵。 昨日,麟游县公安局政工科王宏科主任介绍情况时说,11月6日上午,该局接县文广局报称,酒房镇万家城村万家城组在平整土地时发现古墓,要求派员配合进行现场保护,执行安保警戒任务。接到报警后,公安局立即组织民警赶赴现场,...
据《光明日报》报道福建福州一小区旧房加装电梯时,挖出一座保存完整的千年古墓。考古人员9日结束了对古墓的发掘工作,从中出土了30多件形制精美的唐代青瓷。 9日上午,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这座两米多深的青砖墓穴横卧在两栋居民楼中间,长方形的墓室宽1.8米、长约5米、高约2.2米,墓砖上有钱纹、莲花纹、叶脉纹3种纹饰。 专家告诉记者,经过初步考证,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唐代中期以前的古墓,墓主应是富贵人家...
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三彩骆驼载乐俑:人物、骆驼均塑造得栩栩如生。乐队中乐手、歌手均为汉人形象,而乐器多为自西...
近日,汾阳市三泉镇北榆苑村一砖厂农民在取土时,发现一唐代墓志铭,现收藏于汾阳市博物馆。 出土的《田君墓志》墓主人为武则天大周时期西河郡人。据有关专家介绍,这是目前为止汾阳市出现田子方后裔的最早记载。田子方为战国初期魏国大夫,是孔子弟子子贡的学生。
近日,在三门峡市区发掘出了一处墓葬群,现场出土陶壶、铜镜等文物近百件。据考古人员称,该墓葬群包括11座墓穴,均属晚唐时期,距今1000余年。 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郑立超告诉记者,该墓葬群是在对某在建小区进行考古勘察时发现的,发现的11座墓穴,为南北走向,由台阶式墓道和土洞墓室构成,带一至两个天井,现场出土了陶壶、铜镜、铜簪、瓷碗等近百件珍贵文物。 “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
后沟古村四周群山环抱,一条小河穿村而过。李新锁摄 进入10月,游客渐少,古村显得很空旷。李新锁摄 秋收时节,传承千年的后沟古村内鸡犬相闻。和千百年前一样,后沟村民依照农时生活、劳作,播种收获。虽已开发旅游多年,但面对城市化、老龄化的问题,村民依然流露出对“传承古村”的担忧。 后沟古村位于山西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因其浓缩了黄土高原农耕文明的传统经典,保存了中国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